GPT在ToB领域的应用
据数字化转型市场报告给出的统计和预测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与中国数字化转型市场规模分别已达到3万亿与8千亿元,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组织正在积极参与或主导的重大社会系统性工程。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效率,而企业效率做到极致的状态是做到自动化。因此数字化就是自动化,数字化转型就是自动化转型。GPT作为自动化工具,一起跟大家聊聊它在ToB领域的应用。
ToB领域有其独特的业务特点,总结来说分为三点,主要可以概括为:合规性、契约性、跨系统。这三大特点基本是各个企业都具备的,也是其一直想用新兴技术中和的地方,下面我们具体看看以上三个业务特点以及GPT分别对其的支持程度。
-
合规性:多数部门业务具有很高的合规要求,员工的作业行为,产出结果,对外宣发,都有着相应的合规要求,自由程度不高。合规要求需要给到GPT训练,或通过多次对话进行调整,安全性和效率都不是很高,所以GPT对其的支持程度只能算中等;
-
契约性:通常部门的多个业务节点都需人为审批或校验,一般不会出现全AI化的业务链路。责任到人,是企业的基础契约。这方面GPT的支持程度相对较弱,因为没法用一个AI去审核另一个AI的作业,只能通过人来完成。
-
跨系统:企业的业务流转于多个业务系统或软件,这其中有频繁的数据转移、处理、更新,非一两个工具可以完成。对于这类需求,GPT的支持程度同样很弱,因为目前GPT还不具备连接多个系统并完成数据流转的能力。
由此可见,像GPT这类生成式AI,虽然大大提高了人机操作的效率和业务数据产出的效率,但对公司的合规性、契约性、业务系统之间天然的壁垒墙等问题,还是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当单方面能力不够,人们很容易想到“融合”:
如果能够将GPT的问答式交互、生成式AI,与自动化的跨系统操作充分融合,那无异于“大脑”懂得了“双手”在做什么,语言交流即可控制业务流程,那将为ToB领域带来一场工具革命。关于“大脑”和“双手”,我们从GPT和自动化操作身上可以看到两者的影子。
GPT更像大脑一样,可通过自然语言的交互了解员工需求,产出自动化方案,也可生成、总结、分析各类数据,拓展自动化场景边界,其高易用性可扩展更多产品角色,降低自动化的部署门槛。
自动化产品更像是双手,GPT产出的方案可转换为可视化流程,这种可视化流程体现在当自然语言命令发出后,可以直观看到它自动执行方案的整个过程,且审核通过后才执行,这类审核包括自然语言命令中字段缺失的审核等,所以自动化流程满足公司各项合规,不会出错,可实现跨系统、端到端的数据处理。
智能流程助手
自然机器人深刻体会到“大脑”与“双手”结合所能创造出的价值,运用AGI技术,加入自身的产品中推出了智能流程助手。它将更加淡化业务系统的操作负担,自动化流程也更加动态化,业务人员所见即所得。
自然机器人智能流程助手
总之,二者的结合可以在企业现有软件系统的基础上运行,在不侵入当前企业系统架构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智能数字化服务。它能够与任何应用程序和业务内容进行交互,完成跨应用、跨职能的集成性工作,结合富文本、多模态交互与多轮对话能力,实现对复杂场景和需求的理解。通过配置自动化脚本规则来执行一系列重复且庞杂的工作,将原本需要人工重复执行的软件操作由机器人配合完成。它们的融合充分展现出协同效应,有效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并且提升运营效率,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大规模提升。